微信支付在香港:直面八达通卡 “红包补贴”并不万能

逸锐科技●  2018-06-12●  行业资讯1456 有用 (12)


   港人酷爱现金,但香港市场并非天然排斥移动支付。

   2016年8月,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和八达通卡等5家获得首批香港储蓄支付工具牌照,而八达通卡正是内地移动支付机构面临的一座大山。诞生于1997年的八达通卡几乎支持香港所有日常消费场景:快餐店、便利店、巴士、地铁、轮渡,不一而足。

   截至2017年,市面上流通着超过3450万张八达通卡,相当于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4张八达通卡,每日交易宗数超过1300万,金额超过1.5亿港元。单独看零售方面,八达通系统目前每日仍平均处理超过1400万宗交易,金额逾1.94亿元。全港有超过9500家各类服务供应商在2.1万多个零售点接受八达通付款。

   红包补贴仍是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首选路径。

   据21世纪经济报道,2018年春节,微信支付斥资约3500万港元展开补贴促销,与新鸿基地产旗下商场、麦当劳、日本城等多家商户合作。从数据来看,效果也很直观——来自WeChat Pay HK(微信香港钱包)的官方数据,农历新年期间(2月1日至28日),用户成功“抢走”超过1000万港元WeChat利是(红包)。2月份新增注册用户数目上升44%,逾百万港人开启WeChat Pay电子钱包功能。

   红包仍是营销利器,但在缺少微信强社交粘性的加持下,红包对于用户留存度的助益并不及预期。钛媒体编辑在香港采访了腾讯金融科技副总经理陈起儒,“香港微信用户虽然不少,但活跃度不是特别高,虽然我们做过红包推广,但香港与内地无法相提并论。”陈起儒说道。

   微信支付在海外遇到了国内竞争者们经常面对的难题——纯靠补贴难以留住用户。在那些微信社交“领地”之外的境外市场,推动支付业务,需要新思路。

   拿下更多的境外垂直场景并进行更深度的运营。目前微信支付在香港市场上已经拓展到香港迪士尼、香港海洋公园、莎莎、卓悦、周大福、六福珠宝、英皇珠宝钟表、百老汇等品牌连锁店。

    更重要的是,微信支付需要覆盖那些八达通、信用卡式的塑料卡无法实现的场景。

   “在香港发展移动支付不能只是支付,如果只是为了刷卡那一下,没必要非得用扫码,我们希望借助社交向屏幕本身延伸的服务,比如说小程序、公众号带来更丰富的服务。”陈起儒称。

   从某种程度看,香港成为了支付机构们挺进欧美市场的试金石。依赖银行、借记卡和信用卡三驾马车的香港金融体系与西式金融系统一脉相承。对于腾讯支付宝们而言,市场份额的争夺不仅仅局限在香江沿岸,它们看重的是更广阔的海外市场。


厦门APP开发/小程序开发/软件开发/系统开发/网站开发/ -鼎聚科创


关注微信公众号逸锐科技(xmyrkj
定时推送,福利互动精彩多

隐藏客服